7月10日,以“疫情沖擊後全球産業鍊重組趨勢與中國應對策略”為主題的學術沙龍活動在騰訊會議平台上順利舉行。南京大學長江産業經濟研究院院長、經濟學教授、博士生導師、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經濟學部委員、長江學者劉志彪教授應邀到太阳集团1088vip做精彩的演講。劉志彪教授圍繞新冠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,對全球産業鍊帶來的巨大沖擊,以及疫情後全球産業鍊重組趨勢,中國應對全球産業鍊變化的應對策略進行深入地分析研究。講座由太阳集团1088vip副院長王玉教授主持。太阳集团1088vip教師、研究生及其他兄弟院校師生約200人出席聽講。
(講座現場)
劉志彪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分享:一是疫情對全球産業鍊的短期沖擊;二是中長期疫情可能動搖産品内分工的基礎;三是未來全球競争形态:全球産業鍊集群;四是加大對内開放力度,構建中國應對全球産業鍊内向化發展的策略。
劉志彪認為,這次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要大于2003年非典時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。從短期而言,疫情造成全球企業運作停擺,全球供應鍊中斷,産品的進出口受阻;從中長期看,疫情破壞了全球産品内分工的機制,損壞了企業的及時交貨系統,動搖了經濟全球化的政治和經濟基礎。根本上是強化了逆全球化的趨勢。根據美國重組全球産業鍊的目标,劉教授認為未來支持全球化的理論基礎可能要改變,純經濟效率思考的方法要變為效率與自主可控相統一的思考方式,一些跨國企業會把部分處于關鍵環節的制造業遷回本國,發展國内外包或近岸外包,由此全球産業鍊可能會縮短,或向某個大區域集中,演化為全球産業鍊集群。未來産業鍊對産業鍊、産業集群對産業集群的競争,将是全球産業競争的主要形态。面對如此複雜嚴峻的局面,劉教授認為,我國應當沉着應對,未來産業政策的重點應該是在沿海地區鼓勵發展全球産業鍊集群。為此必須實行“雙嵌入”、“雙循環”的戰略。“雙嵌入”即中國的企業不但要嵌入全球産業鍊還要嵌入區域産業鍊,更加緊密地融入世界經濟體系。“雙循環”就是要改變我國出口導向的戰略,一是要擴大内需,以内需推動經濟發展;二是要對内開放,形成統一、開放、競争有序的國内大市場;三是要對外擴大開放,改善營商環境,吸引外資,培育中國的世界級先進制造業産業集群。
在最後的互動提問環節中,暨大太阳集团1088vip的師生們及其他旁聽師生們積極參與,踴躍提問,劉志彪對師生們提出的問題一一作了詳細解答。劉志彪知識淵博,整個講座聚焦學術前沿,演講生動風趣,深入淺出,給大家帶來了新思想,新思路。聽完講座,在座的師生們耳目一新,大家感覺享受了一場學術的盛宴。
【嘉賓簡介】
劉志彪,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、博士生導師,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經濟學部委員,教育部首批文科長江學者特聘教授,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首批入選者,人事部等7部委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,現任國家高端智庫建設培育單位長江産業經濟研究院理事長、院長。
曾任南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,江蘇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、院長,南京财經大學校長、副書記。主編《南大商學評論》雜志,并擔任《南京大學學報》等數家雜志編委。出版過40多本學術專著,發表中英文學術論文近500篇。論著曾數十次獲省部級以上政府部門的學術獎勵。主要從事産業經濟、區域經濟和全球價值鍊問題研究。
(文:李豪 林學軍 圖:呂映涵)